昆虫与温度的关系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153发表时间:2019-01-09 05:16:39
对于做虫害防治的有害生物防治员来说,除了掌握常见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防治手段之外,还需要对有害生物的一些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掌握了它们的习性,根据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昆虫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是对昆虫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子。昆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动。昆虫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这个范围称为昆虫的适宜温区或有效温区。
适宜温区一般在8~40℃之间,其中最适合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称为昆虫最适温区,一般在22~30 ℃之间。在此范围,昆虫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处于积极状态。但是当温度从30℃至40℃逐渐升高时,昆虫的发育速度反而减慢。这就是在逼近40度的夏日里,飞虫反而较少见了的缘由。

致死高温区:45~60℃之间,此范围内,昆虫体内酶、蛋白质受高温破坏或者凝固致死。
临界致死高温区:40~45℃,昆虫各种代谢过程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引起功能失调,表现出热昏迷状态。
临界致死低温区:一般在-l0~8℃之间。在此范围内,昆虫体内各种代谢过程不同程度减慢而处于冷昏迷状态或体液开始结冰。
致死低温区:-40~-10℃。在此范围内,昆虫体液大量冰冻和结晶,引起机械损伤、脱水和生理结构遭到破坏,细胞受损而死亡。
由此可知,昆虫为了避开高温和低温,要么冒险死亡,要么哪里凉快哪里呆着。
既然气温高,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进行害虫的防制了呢?当然不是。虽然在太阳直晒的户外很少有害虫活动,但是在树林、绿植的庇荫处、室内等温度相对适宜的环境里是害虫的“避暑地”。尤其是现在室内一般都会有制冷系统,对于一些飞虫来说还是很适宜生存的。所以害虫防制的工作不能停。

上一篇:蜱虫,你真的了解吗?下一篇:如何预防蜱虫?
同类文章排行
- 常用杀虫剂种类有哪能些
- 暖气快来了,家里蟑螂越来越多怎么办?
- 为什么蛾子喜欢绕着灯光飞?
- 粘鼠板使用应注意些什么
- 蟑螂为何行动如此迅速?
- 为什么慢性灭鼠药比急性灭鼠药好?
- 老鼠为什么消灭不完
- 家用杀虫剂的安全使用 杀虫剂怎么用
- 老鼠智力相当于8岁小孩
- 家具受红蚂蚁侵害,教你治理红蚂蚁